028 8653 2796
158 8100 9938
今年以来,国洲文化成都党员教育培训中心连续举办了多期农牧考察活动。现代的农牧业已经和传统农牧业大不一样,对技术的要求今非昔比。随着农牧民从事的具体事务发生转变,大棚种植、乡村旅游、电商农业更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人员加入。给农牧民评职称,既展现了对人才的需求和尊重,又对促进乡村振兴有重大意义。
早在2018年,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,“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,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”。乡村振兴,关键在人。踏踏实实种地和参与农牧民职称评定本身并不矛盾。一些人对农牧业和农牧民的认识,或许还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印象中,而没有看到技术对农牧业生产面貌带来的巨大革新,以及农牧业现代化大背景下,产业融合、转型升级等对技术型农牧民的需求。给农牧民评职称,本质上是创新人才成长机制,挖掘盘活人才资源。以农牧民职称评定制度为突破口,打破乡土人才发展“天花板”,必将助推更多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脱颖而出。
乡村是一片广阔天地,用心栽培助乡村人才实现“春色满园”大有可为。给农牧民评职称,其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常规和标签,不以学历、专业、论文或科研成果等为限制,不拘一格降人才,给真正有志于从事农牧业生产、有能力通过创业创新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人,提供更多切实有力的支持。只有这样,懂得技术、擅长管理、积极触网的新农人新牧人,才能在乡村稳得住、扎下根。人才兴则农业兴,人才强则乡村强。助力更多的新型职业农牧民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大显身手,这既是农牧民评职称的出发点,也是落脚点。继续深化农牧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,不断健全农牧民职称评定制度,用活职称的“指挥棒”,定会让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牧民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、把汗水浇灌在万亩田垄,让农牧民成为有奔头的职业、乡村成为希望的田野。
(责编:国洲文化四川红色教育培训中心)
上一篇: 四川乡村振兴考察示范点:金堂县龚家村
培训中心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东一街3号
联系人:四川国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手机:15881009938
办公电话:028-86532796
QQ:3028683260
四川国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服务热线:028-86532796 15881009938 通讯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东一街3号
Copyright 2014-2015 www.hswhj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0977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