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8 8653 2796
158 8100 9938
近年来,廖家镇民和村以“廖家木雕”非遗文化为本底,将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,运用“党组织+市场”思维,不断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,走出了乡村振兴的“民和路径”。
一、党建引领,激活发展动能
优化组织强班子。抓社区“两委”班子队伍建设,抓党员队伍建设,配齐建强党总支下属一、二支部干部队伍,完善两新组织“民和村艺雕产业党支部”,创新开展各类成都主题党日活动。创新支部激活力。实践“区社合一”,成立崇州都市农业功能区(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)艺雕产业党支部,推进党员户长制工作模式向产业支部延伸,深化“产业党支部+行业协会+大师工作室”发展体系,采取“专题讲座+实践指导+师徒结对”方式,持续激活廖家木雕发展的内生动力。搭建平台促发展。搭建干事创业平台,让德才兼备的“五老乡贤”、有志回村发展的青年才俊参与村级事务,共商发展大计。
二、服务为民,确保实事落地
夯实平安底线。完善村干部包组、组干部包户的村组两级网格化管理体系,做好应急演练与预案。筑牢幸福高线。由党员干部带头,挨家逐户“面对面”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困所愿,并依托群众工作之家、“廖家木雕”非遗文化、“红领巾非遗学院”等,及时回应不同群体需求建议,鼓励居民积极创新创业。擘画富民增收实线。探索建立“党组织+社会资本+集体经济组织”经营方式,引入非遗村落项目,促进本地农村消费升级,带动经济发展。加强指导“田树里”生态农庄资源重组,引进社会资本建设包含餐饮、民宿、露营和川西盖碗茶等优质业态的“和木·百乐来”集体经济项目。
三、多元治理,优化聚业环境
夯实产业发展基础。依托百年雕刻文化和绿色生态本底,打造小河子生态湿地公园和崇州市古建艺雕博物馆,持续提升“廖家木雕”“木艺村”知名度和影响力,打造个性化“三生融合”美丽乡村。聚焦片区发展路径。在镇党委“一核引领、四区协同”片区发展布局下,实施“小河边计划”,建设慢行通道,形成一道集“木雕技艺传承+红色记忆洗礼+生态旅游观光”为一体的独特风景线。举办木艺手工雕刻大赛,结合非遗国潮游赏等主题节会,开发非遗体验,展售木雕产品,发展特色餐饮,形成“非遗+”“+非遗”的泛廖家木艺主题产品,持续擦亮“廖家木雕”金字招牌。(责编:国洲文化四川红色教育培训中心)
上一篇: 实施种子计划,充实成都社区治理人才库
培训中心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东一街3号
联系人:四川国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手机:15881009938
办公电话:028-86532796
QQ:3028683260
四川国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服务热线:028-86532796 15881009938 通讯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东一街3号
Copyright 2014-2015 www.hswhj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0977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