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8 8653 2796
158 8100 9938
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曾指出要“把乡村振兴摆在治蜀兴川的突出位置”。牢记总书记嘱托,四川按照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总要求,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文化建设、社会建设、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,着力推动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。而四川成都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则在乡村振兴主题的学习培训工作中,聚焦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建设要求,推出一系列专题讲座。今天要介绍的是蒋永穆教授的调研成果。
一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
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要求,创新完善粮食“产购储加销”体系,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,加快构建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。促进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,大力培育农业新业态、新模式和新型经营主体,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机衔接。
二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
加大乡村专业人才引进力度,提升涉农专业人才的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。完善乡村人才培育机制,提升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。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,积极培育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和职业经理人、经纪人,增强乡村人才的市场竞争能力。
三、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
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,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完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软硬件设施,充分满足农民群众的多元文化服务需求。有序开展文体下乡工作,鼓励支持乡村举办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,拓展乡村文化建设内容,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内涵。
四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
保护好乡村特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,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,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。将传统村落风貌与现代科技元素相结合,探索建立实现各类生态资源价值转换的有效机制,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。
五、建立健全上下贯通、精准施策、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
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好、建强,使其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,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地见效,成为真正的战斗堡垒。健全和落实干部培育、选拔、管理、使用机制,逐步提高青年人才在乡村干部中的比重,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。(摘自《人民日报》 责编:四川红色文化培训中心)
上一篇: 去金堂,学习成都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能力
下一篇: 四川乡村振兴考察之队伍建设的三点提示
培训中心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东一街3号
联系人:四川国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手机:15881009938
办公电话:028-86532796
QQ:3028683260
四川国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服务热线:028-86532796 15881009938 通讯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洗面桥东一街3号
Copyright 2014-2015 www.hswhjy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09779号